與田子坊相同模式,建於1926年的靜安別墅是上海最大也最經典的新式里弄住宅群,而悄然冒出的眾多個性小店、藝廊畫室、咖啡館等現代藝術不斷進駐的氛圍,更為這原本平凡的上海市景生活弄堂,增添了不少新活力。~《太太愛上海》

本來是被書中記載的特色小店吸引而來,結果呢,哈哈,只能說是... 滄海桑田啊(菸)

何謂新市里弄住宅?其實我沒有很懂,不過頂愛這一區紅磚的樓房,只好借用一下維基百科上的敘述:

"靜安別墅占地2.5公頃,有樓房193幢,是典型的新式里弄住宅。里弄呈行列式布局,南北向的總弄和多條支弄垂直交叉。每棟別墅為磚木結構,共三層,磚牆瓦頂,裝飾簡潔。每個單元都有小庭院與陽台。"

這樣子寫建築風格我還真是有看沒懂... 講起來就是棋盤格式規劃?嗯,好,不過還有一條講近況的:

"靜安別墅因其獨特建築風格,一直吸引著很多遊客前來。同時,靜安別墅內近些年也曾開有多家餐館、奶茶鋪、飾品店、咖啡館等商鋪,但其有不少都為違章搭建或無證經營。2013年下半年開始,靜安區工商局開始要求這些商鋪搬遷停業,並且將安裝門禁,限制遊客等人員出入。"

只能怪自己沒有認真做功課啦哈,還有,盡信書不如無書(誤)

但因此而來保存完好的老房子瞧瞧,也是不錯的。在這兒進出的看起來多半是在地人,可能也有一些零星的遊客吧,總之雖然前後入口都有鐵門,監視器裝了一堆,不過感覺不到甚麼管制出入的嚴峻,就大剌剌地晃進去就對了。

一進來就是南京西路1025弄,應該是出入主要的通道,牆上的公布欄竟然張貼了幾位曾居住在此的名人介紹(原諒我看看就忘),看來此地的確曾經是歡迎觀光客的囉!或只是提醒居民曾經發生過的歷史、要與有榮焉(啊?)

前一天高溫還有17-8度,去法租界穿了發熱衣+襯衫+ Acne Studios cardigan還覺得有點太多,隔天立刻降溫十度!於是多套了一件薄的針織毛衣(典型的洋蔥穿法,重點在於layering而非厚度),換上仿皮褲(徒步一小段之後也會發熱,所以我個人也不敢穿太多),最後套上長版大衣(順便幫腳檔點風),當然大圍巾還是不能少 

這條南京西路1025弄是靜安別墅最主要的弄堂。其實如果把這些車啊人啊PS掉的話,真的挺美的 

鑲在牆上的跑馬燈告示,我覺得滿實用的~

看起來也不像瓜棚,怎麼會在這兒結了一顆絲瓜?可能要等乾成絲瓜布吧?

(結果隔天在其他地方看到糾纏在電線上的乾枯絲瓜...)

甚麼藝文咖啡廳飾品店都沒有啦,只有兩個水果攤而已。

也可能因此所以人潮並不洶湧,可以放慢腳步欣賞田子坊所沒有的、真正能夠深入在地的庶民風景。

其中最讓我嘖嘖稱奇的就是,到處都是晒衣場!所以後來拍了一堆主題為「上海人晾衣服之各種姿態,以靜安別墅區為例」的照片,哈哈,當下都很怕會被當成是甚麼偷窺狂還是間諜之類的,幸好拿著小相機就不那麼惹眼。

也許是因為從小在都會區長大,寒暑假造訪的外婆家也有很大的院子,所以看到這種把衣服晾在家門外的景觀特別新奇。仔細想想,似乎還是看過有人把棉被直接鋪在露天的車頂上(很髒耶這樣誰敢蓋呢)...兩者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相去不遠。

突然深深覺得,晾衣服也是一件很重要的民生大事啊(蓋章)

另外一個小水果攤,就擺在自己家門前。唉本來說好的咖啡香呢...殘念。

這一區建築還有一個特色,就是管線全部赤裸裸地外露,但也許是托紅磚牆的福,感覺不太突兀 XD

另外一端的入口,威海路上。商家被驅逐後,靜安別墅又被打回單純住宅區的樣貌,於是遊人也不多,氣氛滿靜謐悠閒的,如果對老房子還有在地生活有興趣的朋友,滿推薦來這裡走走的~

正對面有一幢好美的歐式風格建築!不過到現在還不曉得是啥...哈哈

沿著茂名北路走回地鐵站的途中,看到一位貌似觀光客的人鑽進一條小弄堂,就跟著進去瞧瞧~

其實還滿有一番風味的(然後又見到滿滿的換洗衣物 XD)

竟然也有美甲美睫工作室!

老媽說這是舊式的大門,如果只是出門一會兒,譬如去鄰居家借個鹽巴之類的,可以順手把小門帶上以免小孩子亂跑,還挺聰明的設計呢!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就是了,有人知道的話可以告訴我嗎

走回南京西路地鐵站就看到85度C,老媽說要去瞧瞧,被我揣測出應該是她肚子餓的暗示。我看看手機,想不到竟然在靜安別墅混了兩個小時!默默地就過了午膳時間,也是該餓了沒錯,決定簡單買個三明治裹腹,再去豫園老街覓食。

其實在台灣也不常光顧85度C,來到上海從coffee shop轉型為bakery也滿新奇的。

這裡僅有室外座位,所以只能頂著寒風迅速把三明治吞下肚,然後再躲進地鐵站裡,接著就出發去豫園囉!

 

 


arrow
arrow

    有型的Bao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